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中和检测系统的建立及评价

    目的建立三色混合荧光HPV假病毒中和检测系统,并评价其在检测HPV九价疫苗免疫血清免疫原性的应用.方法分别选取红色、绿色和蓝色荧光蛋白的质粒N31-MCHREEY、N31-EGFP和N31-mTagBFP构建HPV6/11/16/18/31/33/45/52/58假病毒,利用双抗夹心法和病毒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检测HPV假病毒浓度和感染滴度;利用单色荧光与三色混合荧光HPV16/33/45假病毒......

    作者:魏双萍;范飞;陈洁;柳欣林;杨与柔;王致萍;宋硕;李智海;魏旻希;王大宁;李少伟;夏宁邵 刊期: 2018- 10

  • 2012-2016年天津市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天津市2012—2016年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GAS)病原学特征.方法以2012—2016年天津市猩红热监测点医院被临床诊断为猩红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无法配合采样的猩红热患儿,共采集575例患儿的咽拭子.采用生化方法,对咽拭子进行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PCR方法,对分离株进行emm基因分型和超抗原基因speA、speC检测;使用K-B纸片法测定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比较不同......

    作者:阴杰莹;张维;杨东靖;李琳;董晓春 刊期: 2018- 10

  • 福氏志贺菌历史菌株血清型转换的分子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1949—1965年间出现血清型转换的福氏志贺菌的分子特征.方法255株福氏志贺菌均来源于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CMCC).其中,进行血清型转换研究的20株福氏志贺菌收集自1949—1965年,分别来源于中国12株、苏联3株、捷克斯洛伐克1株、美国2株、匈牙利1株、法国1株.分别使用玻片凝集和多重PCR法进行血清分型,并进行gtrⅡ基因检测.对出现血清型转换的菌株进行gtrⅡ基因序列比......

    作者:徐潇;石继春;王春娥;梁丽;郑锐;李康;黄洋;陈翠萍;叶强;阚飙 刊期: 2018- 10

  • 2015年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住院病例报告及诊断现状

    目的复核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报告病例诊断信息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6年,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在福建、海南和甘肃省的非乙型肝炎监测试点地区分别选择二级和三级医院各1所,纳入标准:2015年医院报告乙型肝炎病例数处在全省中上水平;具备电子化的实验室检测系统(LIS),且LIS系统具备筛选功能,可以直接筛选2015年HBsAg阳性者;具备电子化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可通过......

    作者:郑徽;王富珍;张国民;袁千里;缪宁;孙校金 刊期: 2018- 10

  • 人群队列研究的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

    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因具有大样本量、多时间点数据等特点,使得其在病因学研究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的巨大的工作难度.我国近年来启动多项大型人群队列研究,相关队列数据的管理与质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合当前我国队列研究领域已有经验和共识,从队列数据特点出发,针对问卷调查数据、临床诊疗数据、生物样本检测数据和观察结局数据等四种主要来源的队列数据的类型和主要形式,从数据存储、流......

    作者:杜江波;陆群;靳光付;夏彦恺;沈洪兵;胡志斌 刊期: 2018- 10

  •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管理、安全性评价现状与展望

    食品用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是保障、监管、维护人群健康的重要基础.然而,中国尚未建立国家层面的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估程序,也无特定的评估程序用于食品用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估,因而制约了食品安全保障和监管.现有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借助于传统的毒理学评价方法,由高剂量向低剂量,由实验动物至人外推,这些不确定性制约了准确地评估纳米材料的安全性,也制约了科学有效的评估程序和监管措施的制定.本文综述了......

    作者:李子琪;郑唯韡;刘颖;周颖;何更生;郑玉新;屈卫东 刊期: 2018- 10

  • 弯曲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弯曲菌是全球范围内引发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虽然人类感染弯曲菌后死亡率较低,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胃肠炎的经验用药,但弯曲菌多重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程度的加剧给临床用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新的耐药文献,选择临床治疗弯曲菌感染常用的五类抗生素,综述了弯曲菌对其产生的耐药作用机制和传播规律,以期......

    作者:白瑶;叶淑瑶;李凤琴 刊期: 2018- 10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与耐药传播机制研究进展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耐药传播机制复杂,给耐药性防控带来重大挑战.本文结合国内外新文献,综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传播相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及其传播机制研究进展.金黄色葡萄球菌编码耐药基因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种类繁多,不同的可移动遗传元件编码耐药基因不尽相同,其传播机制也具有特异性,人和动物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显著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传递......

    作者:王伟;李凤琴 刊期: 2018- 10

  • 建设高质量出生队列支撑全生命周期人群健康研究

    大型队列能够汇集海量的人群数据和生物样本资源,为预防、基础和临床等各类医学研究的探索、转化和整合提供重要支撑.出生队列因其在探讨生命早期暴露对人体健康持续影响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加强医学研究基础工程建设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出生队列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把握当前出生队列建设机遇,......

    作者:胡志斌 刊期: 2018- 10

  • 重视环境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是处理各类环境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事件,制定公共卫生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进而采取可行的健康干预措施,并与媒体及公众进行风险交流,开展公众环境健康服务的必要工具和手段.环境健康风险评估的核心是在识别环境污染物健康危害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不同污染物暴露总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建立环境污染物暴露与健康危害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控制风险评估中伴随的不确定性,大程度减少风险管理的成本.早在20......

    作者:张爱华;王大朋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