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焦炉工代谢酶和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DNA损伤的关系
目的研究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和DNA损伤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44名焦炉作业工人(暴露组)和50名医务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中1-羟基芘浓度来反映多环芳烃暴露内剂量,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分析细胞色素P4501A1、细胞色素P4502E1、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还原型辅酶2-醌氧化还原酶、......
作者:程娟;冷曙光;戴宇飞;牛勇;潘祖飞;李斌;何云;何凤生;郑玉新 刊期: 2005- 03
-
拉米夫定早期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关系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早期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01至2002年拉米夫定治疗12个月的5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HBV基因型和DNA(HBVDNA)、HBeAg/抗Hbe及治疗12个月后的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进行检测,应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59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A型8例(1.4%),B型53例(8.9%),......
作者:宋淑静;庄辉;闫杰;魏红山;何忠平;宋川;董庆鸣;肖元朴 刊期: 2005- 03
-
三氯乙烯诱发L-02肝细胞毒的双向电泳分析及质谱鉴定
目的分析三氯乙烯对L-02肝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比色法和锥虫蓝拒染法,确定三氯乙烯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L-02肝细胞染毒模型,提取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组成分,找出三氯乙烯处理后表达有差别的蛋白斑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进行鉴定.结果当三氯乙烯浓度达到30μmol/L时,L-02肝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选用40μmol/L三氯乙烯染毒的L-02肝细胞及......
作者:黄海燕;刘建军;庄志雄;李习艺;徐新云;卫秦芝;杨晓华 刊期: 2005- 03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睾丸支持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0、250、500和1000mg/kg组,每组16只.给予DBP灌胃,分别于染毒2周和4周后各处死8只动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雄激素结合蛋白mRNA和抑制素α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透射电镜观察支持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DBP染毒4周后,卵泡刺激素表现出明显的上......
作者:王玉邦;宋玲;朱正平;陈建锋;王心如 刊期: 2005- 03
-
过氧化氢处理K562细胞中JWA基因的表达及其与DNA损伤和凋亡的关系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诱导K562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JWA蛋白、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27)和p53蛋白的表达特点,探讨JWA参与细胞应答氧化应激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用0.01、0.1、1mmol/L的H2O2处理K562细胞10、30、60、180min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用0.1mmol/LH2O2处理不同时间(6~48h)和不同浓度(0.5~1000μmol/L)的H2O2处......
作者:朱婷;李爱萍;刘起展;王心如;周建伟 刊期: 2005- 03
-
肥胖大鼠抵抗素的基因表达及共轭亚油酸对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形成过程中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共轭亚油酸(CLA)对其的影响,探讨抵抗素的作用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性受体γ(PPAR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CLA组(每100g饲料含CLA分别为0.75g、1.50g、3.00g),每组10只大鼠,观察CLA对肥胖大鼠胰岛素和血糖水平的影响,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
作者:周晓蓉;孙长颢;张晓红;王海英 刊期: 2005- 03
-
苯并(a)芘作用下人胚肺细胞JWA基因的表达及其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
目的研究苯并(a)芘诱导人胚肺(ccc-HPF-1)细胞DNA损伤修复中基因JWA和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规律,探讨JWA基因参与细胞DNA损伤修复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ccc-HPF-1细胞DNA损伤模型,在S9活化状态下分别以10~100μmol/L苯并(a)芘处理细胞3h收获细胞或再恢复24h,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鉴定DNA损伤和修复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检测JWA和hsp70的表达......
作者:顾灯安;李爱萍;朱婷;叶健;周建伟 刊期: 2005- 03
-
焦炉工XRCC1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焦炉工XRCC1基因多态性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41名焦炉工和66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尿中1-羟基芘浓度评价多环芳烃暴露内剂量,采用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的方法评价个体染色体损伤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分析XRCC1基因4个单体型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26304T、G27466A、G28152A和G36189A),Clark运算法则确定......
作者:冷曙光;程娟;张林媛;潘祖飞;戴宇飞;牛勇;孙耀峰;李斌;何凤生;郑玉新 刊期: 2005- 03
-
核仁区嗜银蛋白作为多环芳烃暴露效应标志的研究
目的研究焦炉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是否可作为多环芳烃暴露的效应标志.方法选取52名焦化厂职工(按焦炉逸散物暴露水平分为高、中、低暴露组)和10名非职业多环芳烃暴露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经培养、制片、银染,用核仁银染面积/细胞核面积(I/S)衡量T淋巴细胞AgNOR相对含量;同时检测尿1-羟基芘的水平,作为接触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标志.结果高、中、低暴露组和对......
作者:刘爱林;李松涛;李芳;钟晓;袁晶;鲁文清 刊期: 2005- 03
-
共轭亚油酸对肿瘤细胞亚油酸代谢途径中限速酶的影响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9,t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中亚油酸代谢途径的限速酶的影响.方法用200、100、50和25μmol/L浓度的c9,t11-CLA处理SGC-7901细胞24h,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检测c9,t11-CLA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9,t11-CLA对SGC-7901细......
作者:张静姝;陈炳卿;高彦辉;杨艳梅;王璇琳;宋杨;孙文广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甲基汞影响神经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
- 2 焦炉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特征分析
- 3 新疆维吾尔族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分型
- 4 非结构蛋白1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法评价登革病毒抗体中和活性
- 5 食物来源水与低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关系
- 6 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类传染源感染现况调查
- 7 关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刊出论文中英文缩写的公告
- 8 一种新型生化需氧量传感器的研制
- 9 应用SAS软件的动态数据交换技术自动生成统计报告
-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液中痕量盐酸克仑特罗
- 11 2013年江西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特征分析
- 12 细胞周期蛋白D1在石英致人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 13 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效果和评价
- 14 CNC-bZIP蛋白Nrf1调节胰岛β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 15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队列研究
- 16 2004-2005年中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水平及构成
- 17 成长经历对南京男大学生自我认同为非异性性取向的影响
- 18 山东省餐饮单位主要调味品使用情况调查
- 19 减盐防控慢性病进展
- 20 贵州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偷吸海洛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