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
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
目的:探讨2009—2013年南京市大气PM10污染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以及季节因素在PM10暴露与循环系统死亡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南京市2009—2013年逐日大气污染物资料、气象资料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病例交叉设计的方法分析PM10日均浓度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之间的关系,计算OR(95%CI)值,并通过分层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季节PM10暴露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
作者:路凤;周连;陈晓东;李成橙;王灏晨;徐燕;郑晓瑛 刊期: 2015- 09
-
儿童、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暴露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父母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室内环境暴露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发病关系。方法以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常住上海市年龄......
作者:陈迪迪;张妍;田英;施蓉;王筱金;户宜;季晓帆;韩开益;胡诗尧;茅淑倩;冯婧顗;高宇 刊期: 2015- 09
-
家庭及同伴对武汉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
目的:分析武汉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阶段现状及家庭、同伴支持情况。方法于2012年3—5月,按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原则,抽取武汉2个城区的初中和高中各2所为调查场所,以学校的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班级的共12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情况、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变化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青少年获得的家庭和同伴支持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作者:方明珠;许亮文;黄仙红;顾昉;瞿旭平;许鸣;骆湘香 刊期: 2015- 09
-
化学物暴露与白血病发病相关基因DNA甲基化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学物暴露、白血病发病相关DNA甲基化改变以及二者交互作用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31例就诊于3家上海市三甲级儿童医院的0~15岁新发急性白血病患儿为病例组,选取病例所在医院的发育行为儿科或骨科门诊就诊或入院治疗与病例组同性别、同年龄的儿童为对照组,排除患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疾病等的儿童。对两组儿......
作者:张妍;陈迪迪;施蓉;王筱金;季晓帆;韩开益;田英;高宇 刊期: 2015- 09
-
慢性低剂量苯暴露血液毒性毒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苯是Ⅰ类致癌物。研究表明在慢性低剂量暴露下苯仍然具有血液毒性,识别苯血液毒性毒作用模式中关键事件有助于推动苯职业暴露限值的调整,因此,本文就苯环境暴露、代谢过程、靶器官、表观遗传、毒性效应及中毒结局6个方面对慢性低剂量暴露条件下与苯中毒过程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综述。......
作者:高晨;章征保;陈丽萍;陈雯 刊期: 2015- 09
-
金属纳米材料的遗传毒性及遗传毒理机制
金属纳米材料已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仍不可忽视。本文就不同金属纳米材料遗传毒作用表现和毒效应机制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金属纳米材料经多途径暴露进入机体,通过循环系统在多个脏器分布。金属纳米颗粒主要经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在细胞内直接或经代谢后间接损伤遗传物质,影响细胞周期和基因组稳定性,造成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甚至令细胞发生死亡或恶性转化。......
作者:沈丽萍;王治东;周平坤 刊期: 2015- 09
-
大气纳米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
大气污染物中细颗粒物的健康危害已经得到证实,其中超细颗粒物(即纳米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大气中存在的纳米颗粒物的特点,探讨了其来源和理化特性,然后重点总结了我国大气污染物中常见的纳米颗粒物对机体主要组织器官的负面生物效应和作用机制,后提出了对大气污染物中纳米颗粒物的研究重点。......
作者:熊丽林;吴添舒;唐萌 刊期: 2015- 09
-
三氯乙烯非致癌性毒性研究进展
三氯乙烯是用途广泛的有机溶剂和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生产使用量大,废弃物处理不当,三氯乙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因此有广泛的职业和环境暴露人群。三氯乙烯的职业和环境暴露可对多器官系统产生毒性作用。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学试验以及毒性机制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三氯乙烯的免疫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畸作用等非致癌性毒性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黄培武;李绚;刘威;刘建军 刊期: 2015- 09
-
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与记录核实、政策执行同样可作为基本原则
此篇报道的目的是评价美国科罗拉多州伊格尔县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疫苗接种情况,并且形成免疫状况评估方案,每年在全县范围开展评估,从而促进疫苗接种运动。......
作者:路明霞 刊期: 2015- 09
-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缺乏锻炼在心脏病危险因素中较肥胖更为重要
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缺乏锻炼较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超重,更增加女性罹患心脏病的风险。......
作者: 刊期: 2015- 09
动态资讯
-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致糖尿病潜在病理机制
- 2 2013-2014年无锡市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 3 慢性氟砷联合暴露对大鼠骨骼Runx2及其下游相关因子的影响
- 4 环氧化酶-2-765G>C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
- 5 广西壮族学生体质状况15年动态研究
- 6 丙型肝炎病毒西安株2a型包膜蛋白E区部分cDNA的分析
- 7 正己烷对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 8 北京市HIV抗体快速检测为阳性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后续确认检测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 9 1995-2010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情况
- 10 影响学龄前儿童血压的生活行为习惯调查
- 11 吸烟对牙周组织及其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水平的影响
- 12 美国成人白水、食物水、饮料及饮水量调查——营养、膳食模式和体重的关系:1999-2006年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 13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测现状
- 14 郑州市男同性恋中HIV-1 gp41基因亚型分析
- 15 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刻不容缓
- 1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阻断母婴HIV传播及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17 青海鼠疫病例感染特点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 18 与生物恐怖有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 19 铬对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清中瘦素的影响
- 20 预防为主五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