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罐装食品中类雌激素双酚A和烷基酚

    目的建立不同基质食品中双酚A(BPA)、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等类雌激素的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市售罐装食品中类雌激素.方法固体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浓缩.液体样品的分析采用NH2柱浓缩、富集和净化.HPLC采用WatersXTerraTMMSC18液相色谱柱分离,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25nm;发射波长:310nm.结果建立的方法具有......

    作者:肖晶;邵兵;吴永宁;王竹天;侯维 刊期: 2007- 06

  • 多重实时PCR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目的建立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沙门菌侵袭蛋白A基因(inv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基因(elt)、志贺菌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侵袭力基因(ipaH)的方法.方法优化多重实时荧光PCR的反应条件,检测系列10倍稀释的阳性菌DNA提取物.90份腹泻患者粪便样品经缓冲蛋白胨水(bufferedpeptonewater,BP)增菌6h后进行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菌株......

    作者:于新芬;潘劲草;孟冬梅;汪皓秋;张蔚;郑伟 刊期: 2007- 06

  • 无锡市麻疹发病现状和计划免疫工作评价

    无锡市先后3次通过了计划免疫接种率85%的联合审评,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发病率依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麻疹发病率是评价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目前较能客观而迅速反映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是麻疹疫情.免疫空白的流动儿童和成人的麻疹疫情,对无锡市麻疹发病现状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杨永钦 刊期: 2007- 06

  • 陕西省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沙门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引起的疾病暴发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患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全球监测沙门菌网络(WHO,GSS),加强了疾控系统的监测和反应能力,对其危险性有一全面评价,以便更好地制定出综合控制策略.陕西省作为网络的1个监测点,2005年对本省各地市不同种类的样品进行了监测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长宏;马国柱;张芳;李雪梅;潘立;石一 刊期: 2007- 06

  • 婚前保健对预防出生缺陷的作用

    新《婚姻登记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新婚姻登记条例中将登记结婚前必需获取医疗机构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修改为非必需.这就意味着终止施行了18年的强制婚前医学检查规定,新婚夫妇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自愿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但强制婚检取消后所引发的医学、社会和法律问题,尤其是婚检与出生缺陷之间关系的争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婚前保健能否真正起到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作用?缺乏婚前检查......

    作者:黄咏梅;程利南 刊期: 2007- 06

  • 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膳食暴露评估是食品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物性、化学性与物理性因子通过食品或其他相关来源摄入量的定量或定性评估[1].其评价主要从观察个体消费量、食物污染物残留浓度数据等方面进行.笔者在给出膳食暴露评估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近出现的概率性模型的构建方法,以期为我国膳食暴露评估工作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作者:刘沛;刘元宝;王灿楠 刊期: 2007- 06

  •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职业卫生生物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是1990年初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等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是基于萃取涂层与样品之间的吸附(吸着)-解吸平衡而建立起来的集进样、萃取、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颖样品制备技术.具有无溶剂、可直接进样、操作简便快捷、灵敏、样品需用量小、特别适合于现场分析等特点.应用固相微萃取分析......

    作者:饶小思;邹薇;邵华 刊期: 2007- 06

  • 一种适用于短肽制备抗体的亲和纯化方法

    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过程中,抗体的纯度对于减少检测背景和假阳性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抗体,亲和纯化的方法被广泛应用[1-3].为了研究某种特定基因编码产物的时空表达模式,可将基因的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上,获得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用于制备抗体进行免疫组化研究.......

    作者:杨洁;黄迎春;刘军锋;庞星火;张铁钢 刊期: 2007- 06

  • 开展食品污染监测强化暴露评估研究

    食品安全(foodsafety)涉及食品中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消费者和科技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4].食品安全除了影响消费者健康外,还与食品贸易、国家声誉乃至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成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将食品安全列为公共安全之首,加强科技投入,强化能力建设.我国与国际食品安全科......

    作者:吴永宁;陈君石 刊期: 2007- 06

  • 维生素补充剂对人体有害吗?

    维生素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每天需要通过食物或额外补充获得.我国城乡居民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非常突出,以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为依据的维生素补充剂作为膳食不足的补充对人体的健康作用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以往众多大型试验(如我国林县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可以弥补日常膳食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并且能达到预防某些慢性疾病的目的.缘何会使人们开始怀疑维生素对人体有害呢?......

    作者:荫士安;王茵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