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第03期

可可与巧克力的营养保健作用

刘兆平;陈君石

关键词:可可制品, 巧克力, 南美洲, 治疗作用, 药物载体, 消化吸收, 胃肠功能, 健康食品, 神经系统, 平衡膳食, 欧洲, 利尿作用, 活性成分, 过度兴奋, 中美洲, 殖民者, 销售额, 情人节, 合成型, 种植
摘要:可可(cocoa)原产于南美洲,迄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巧克力(chocolate)是可可经烘烤研磨后与其他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型的食品.早在本世纪初,居住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奥尔梅克人(Olmec)、玛雅人(Mayan)和阿兹台克人(Aztec)已把可可/巧克力作为食物和药物或药物载体使用[1].欧洲殖民者在16世纪把可可引入到欧洲,并开始广泛种植和使用.20世纪早期以前的文献中记载可可/巧克力有100多种治疗作用. Dilinger等[2]把其作用分为3类:①增加体虚病人的体重;②刺激表情淡漠且极度虚弱患者的神经系统,但对过度兴奋者又可表现出安神、镇静的作用;③促进胃肠功能,帮助消化吸收,并具有利尿作用.现在随着巧克力市场的扩大以及对可可/巧克力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人们已把巧克力或其他可可制品作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据报道[3],情人节期间美国巧克力销售额高达10亿美元,可见巧克力已成了倍受喜爱的健康食品,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