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第05期

食品中丙烯酰胺污染的研究进展

周宇;朱圣陶

关键词:食品, 聚丙烯酰胺, 暴露人群, 非职业性, 相对分子质量, 神经系统损伤, 人群暴露水平, 科学家, 斯德哥尔摩, 形成机制, 危害, 世界各国, 入侵途径, 人体, 片状晶体, 聚合, 检测方法, 高温处理, 不良反应, 炸薯条
摘要:丙烯酰胺(acrylamide),分子式CH2CHCONH2,为白色透明片状晶体,相对分子质量71.08,比重1.122,熔点84~85℃,沸点125℃,可溶于水、乙醇等,遇热稳定,室温下可升华,易聚合和共聚.其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广泛用于纺织、化工、冶金等行业,也可用于水处理中的絮凝剂.过去研究较多的是丙烯酰胺对职业性暴露人群的危害,且通常以神经系统损伤为主,其入侵途径主要通过皮肤进入人体.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他们发现在炸薯条、面包等经高温处理的食品中广泛存在较高水平的丙烯酰胺.如果该研究结果得到确认,即意味着丙烯酰胺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对非职业性暴露人群有潜在性危害.随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制、不良反应、检测方法以及人群暴露水平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