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第05期

绝经妇女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后骨密度的改变及与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

董杰;黄振武;朴建华;李芳;曾晶;龚洁;杨晓光

关键词:异黄酮类, 钙, 骨密度, 雌激素受体,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黄豆, 绝经后妇女
摘要:目的 探讨绝经妇女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1年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与雌激素受体(ER)基因Px单倍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691名汉族45~65岁绝经妇女的ER-α的PvuⅡ和Xb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从497名Pvu Ⅱ-Xba Ⅰ单倍体确定者中抽取93名进行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干预实验.根据基线时BMD测定结果,将T<-1.5者纳入干预组(共52名),其余的作为观察组(共29名).将干预组对象随机分为2组:补钙+维生素D(VD)组和补钙+VD+大豆异黄酮组.给予的剂量分别为:钙440 mg/d;VD 100 IU/d;大豆异黄酮100 mg/d,正常观察组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XEA)测量测定基线和终期腰椎及髋部的BMD.结果 试验结束后,观察组的绝经后妇女,全身、腰椎及股骨颈的BMD较基线时降低,变化率分别为-1.88%,-3.31%,-3.09%.ER-α的Px基因型全身BMD较基线时性降低2.44%,而non-Px基因型则无显著性改变.补钙组和补钙+大豆异黄酮组,全身及股骨颈的BMD都较基线时降低,但组间的变化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腰椎、大转子的BMD较基线未有显著性的改变,甚至有略微升高.补钙和补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影响与ER-α的基因型无关.结论 妇女绝经后骨量开始丢失,丢失速率似乎与ER基因Px单倍型有相关性.已出现骨量减少的绝经后妇女补钙1年能降低骨量的丢失速率,但补充大豆异黄酮1年尚未观察到对BMD保护的作用.补钙及大豆异黄酮对BMD的干预效果与ER-α基因多态性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