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第01期

微囊藻毒素人体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刘文毅;舒为群

关键词: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蓝绿藻类在世界各大水体中大量生长,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可污染水体,对附近的居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MC是一类具有单环七肽结构的活性化合物,目前已发现有80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主要的结构形式为MC-LR、MC-RR、MC-YR.前期研究证实,MC具有强烈的肝、肾、生殖、神经以及免疫毒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MC暴露与人群肝损伤、肝癌发生密切相关[1-2].因此,如何早期发现人群MC的暴露情况、正确评估MC对人群产生的健康效应,是目前面临的重要卫生学问题.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受到严重损害之前,在不同生物学水平上因受环境污染物影响而异常化的信号指标,可为严重的毒性损害提供早期警报.笔者综述了现有的MC内外暴露标志物、健康效应标志物、引起人群损害差异的易感性标志物,同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用于人群MC暴露监测的指标及其优缺点,对MC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