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重要新发突发病原体发生与播散机制研究
杨瑞馥
关键词:病原, 传染病, 发生, 播散
摘要:SARS暴发以来,新发突发疫情不断涌现,全球公共卫生面临挑战。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一般是经动物、媒介传播的,环境病原可以经水、食物或空气传播,人体内的微生物也可以异位成为病原菌,传染病还可经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从这复杂的新发突发疫情影响因素中找出共性规律,是我们防控传染病的追求目标。国外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动物和媒介潜在病原的发现、病原进化与环境生态因素关系的探讨、跨种传播规律的揭示等。已发现蝙蝠与SARS、马尔堡和埃博拉等病毒起源有关,我国科学家在蝙蝠携带SARS病毒的发现与验证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在鼠传和蚤传疾病中,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鼠疫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显示,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病原、宿主、媒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病原的起源发生中作用的研究将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