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影响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的社会文化因素定性研究
何慧婧;吕繁;栾荣生;廖清华;常战军;李一;欧阳琳;杨娟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同性恋, 男性, 社会文化, 定性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性行为人群(MSM)性观念、性行为及其对HIV传播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以四川省成都市、江西省南昌市和新余市、河南省郑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及重庆市为研究场所,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招募MSM,并预约访谈时间。纳入标准:男性,年龄15岁以上,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口交/肛交),在MSM圈内的活跃度较高,即熟识的圈内人较多,对于访谈的话题有较多的理解,表达能力较强,愿意与访谈员进行交流。共纳入研究对象184名。选用定性访谈中的个人深入访谈法,对每名研究对象约访谈1 h。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个人对同性恋身份的认同、对同性性行为的看法和实践、对同性性行为与艾滋病相关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对MSM圈内亚文化的理解等。结果184名研究对象中,河南省48名,江西省12名,黑龙江省50名,重庆市47名,四川省27名。30岁以下者占66.3%(122名),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1.3%(111名),未婚者占76.5%(140名),在校学生占18%(33名),非政府组织专职人员占6%(11名),HIV抗体阳性者占40.2%(74例)。访谈主要发现,社会规范与社会认同等使MSM隐蔽自己的性取向,并选择与异性结婚,有将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风险;MSM之间性行为较随意,且同性性文化容易忽视健康需求,加之合成药品广泛使用等特点,共同促成了MSM的高危性行为的发生,为HIV传播带来不利影响。此外,MSM内部不同亚人群的性行为与HIV传播风险不同,青年人群感染HIV的风险更大。结论社会文化大环境和MSM内部亚文化都对MSM的HIV相关行为和疾病传播产生不利影响;MSM内部不同亚人群的行为特点与HIV传播风险不同,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为构建有人群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