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年第05期

工作场所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与建议

赵琳;郑玉新;孔凡玲;张济;唐仕川;张一飞;李贤佐;周敬文;陈章健;徐华东;贾光

关键词:纳米粒, 职业暴露, 二氧化钛, 职业接触限值
摘要: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TiO2)俗称钛白粉,是当前产量较高的化学品之一,其消耗总量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近年来,我国钛白粉产品需求量直线上升,行业总体规模和产量居世界第一[2-3].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TiO2纳米材料在涂料、油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4].因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接触TiO2纳米颗粒的职业人群也不断扩增,其主要暴露环节来自纳米材料的生产工序[5],经呼吸道吸收是职业人群主要的暴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