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的随访监测
李幸乐;王若琳;李懿;苏佳;康锴;郭大城;郝宝林;黄学勇;许汴利
关键词:寨卡病毒, 输入性病例, 随访监测, 风险评估
摘要:寨卡病毒早于1947年在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2007年首次有寨卡病毒暴发疫情的报道[2].寨卡病毒病是一种以发热、头痛、皮疹、结膜炎和关节痛为临床表现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大规模暴发流行,疫情传播至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输入性病例从而引起本地感染的现象.同时,巴西新生儿小头畸形病例显著增加,多项证据显示新生儿小头畸形与母亲孕期感染寨卡病毒有关[3-5].WHO于2016年2月1日将寨卡病毒及小头症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2月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确诊我国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广东、浙江省等地相继也有输入性病例的报道[6-8].河南省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于2016年9月8日入境,河南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采取隔离、随访监测等多项措施预防、控制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现报告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