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应用效果
张韶凯;赵冬梅;陈红敏;郭珍;任玲艳;贾漫漫;常静娟;陈佩佩;刘曙正;孙喜斌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分流
摘要:目的 评价高危型HPV(HR-HPV)DNA检测在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流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4—5月在河南省济源市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选取其中有完整阴道镜召回信息及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共393名.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和宫颈癌病史等信息,采集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检测,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病变处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其95%CI值.结果 393名研究对象的年龄为(50.81±9.22)岁,其中HR-HPV、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35.62%、10.69%和2.80%.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级及以上(CIN2+)作为疾病终点时,HR-HPV分流ASC-US人群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分别为84.38%(68.25%~93.14%)、68.70%(63.74%~73.26%)、19.29%(13.61%~26.61%)、98.02%(95.46%~99.15%);HPV16/18分流的灵敏度为59.38%(42.26%~74.48%),特异度为91.14%(87.75%~93.65%),PPV和NPV分别为59.38%(25.32%~50.98%)和91.14%(93.61%~97.77%).结论 HR-HPV作为ASC-US人群分流措施的效果优于HPV16/18,可以通过增加特异性的HR-HPV型别来提高HPV16/18的分流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