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年第05期

男性包皮环切对外生殖器HPV感染自然史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卫飞雪;郭蒙;马心静;黄悦;郑亚;王林;孙燕;庄思洁;殷凯;苏迎盈;黄守杰;黎明强;吴婷;张军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男性, 队列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新发感染率, 清除率
摘要:目的 分析包皮环切与男性外生殖器部位HPV感染及清除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4年5—7月,在广西柳州市自然人群中招募18~55岁有性生活史的男性建立随访队列,其中包皮过长环切者113名,包皮过长未环切者560名,完成基线调查(收集人口学及性行为信息等)后,每隔6个月对其随访调查1次,共随访2次,每次调查均采集其外生殖器部位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两组HPV新发感染率和清除率的差异,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包皮环切与HPV新发感染和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包皮环切组和未环切组男性年龄的P5(0 P25,P75)分别为28(24,35)和32(24,31)岁,两组HPV的新发感染率分别为9.1(95% CI:2.4~15.7)/1000人月和8.4(95% CI:5.6~11.2)/1000人月(χ2=0.10,P=0.758);包皮环切组清除率[136.3(95% CI:70.0~202.7)/1000人月]高于未环切组[89.6(95% CI:65.9~113.3)/1000人月](χ2=8.19,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包皮未环切组男性相比,包皮环切组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2.41(1.30~4.46),与仅有1个性伴侣的男性相比,性伴侣数≥4个者清除HPV感染的HR(95% CI)值为0.49(0.25~0.96);与18~25岁男性相比,26~35岁男性清除高危型HPV的HR(95% CI)值为2.14(1.08~4.23).结论 包皮环切组男性和未环切组男性HPV新发感染率相近,但进行过包皮环切和性伴侣数量较少的男性清除HPV感染的可能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