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浙江鼬獾狂犬病毒F01株P和M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狂犬病毒(mbiesvirus,RABV)广泛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并在宿主动物之间相互传播.鼬獾又名白面鼬,野生小型貂科动物,杂食性,浙江全境均有分布.......

    作者:雷永良;王晓光;李浩;陈秀英;叶碧峰;柳付明;兰进权;梅建华;唐青 刊期: 2009- 06

  • 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和军团菌污染状况调查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东北部、长江人海口,是由1390个岛屿组成的海岛城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目前市区的公共场所基本都采用了集中空调系统,为掌握舟山市目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的污染情况和清洗状况,为预防控制公共场所集中通风系统污染提供依据,并且配合卫生部(2006年)的实施,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8月和12月开展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的调查.......

    作者:王建跃;唐安;金永富;刘洁楠;李科峰 刊期: 2009- 06

  • 浙江省2005-2007年死胎的流行状况分析

    为正确认识浙江省围产儿死亡中死胎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笔者对2005-2007年浙江省内30个省级卫生监测点收集的死胎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巍巍;邱丽倩;胡连鑫 刊期: 2009- 06

  • 质谱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概念首先由Nicholson等[1]在1999年提出,将其定义为:对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时生物体系的动态代谢响应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即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内源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测、量化和绘制生物代谢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将该变化规律和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联系起来[2].......

    作者:何庆华;赵云峰;印遇龙;吴永宁 刊期: 2009- 06

  • 死亡地点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死亡地点研究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之一.尊重患者有权选择适宜的死亡场所无论是对患者还是患者家属都非常重要,这对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制定卫生保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死亡地点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场所死亡的特征,有利于加强死因登记报告,完善死因监测系统,提高死因数据报告的质量.......

    作者:周脉耕;杨功焕 刊期: 2009- 06

  • 强化分析毒理学工作应对食品安全事故

    2007年美国发生了因在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宠物肾结石事件,2008年我国发生了因非法添加引起婴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以下简称为问题奶粉),进而使29.4万婴儿发生肾结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这使人们对于危害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作者:吴永宁;邵兵 刊期: 2009- 06

  • 论风险信息交流在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中的应用与挑战

    近20年来,风险分析原则广泛用于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而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应用风险分析,我国与国际水平之间尚有相当差距,尤以风险信息交流为较薄弱的一个环节[1].我们从风险分析框架出发,以国内外实例探讨在我国食品安全工作中应用这一重要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作者:韩蕃璠;樊永祥 刊期: 2009- 06

  • 为劳动者健康勤奋工作的预防医学专家蔡世雄博士

    蔡世雄博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九届和第十届委员.他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通过其平凡而切实的工作为我国的预防医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作者:邓海 刊期: 2009- 06

  •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带入相关问题及探讨

    我们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发现卫生标准与检测有关的2处疏漏,今报告如下.......

    作者:蒋斌 刊期: 2009- 06

  • 食品添加剂带入原则相关问题的解读

    蒋斌同志站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提出了(GB2760-2007)执行过程中的两个常见问题,很有代表性.......

    作者:樊永祥;李晓瑜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