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1985~2000年宁波市织纹螺食物中毒的调查

    为了探讨宁波市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我们进行了本调查.......

    作者:秦品章;于梅 刊期: 2003- 04

  • 肺结核病短程不住院全程督导化疗的推广与应用

    宜昌市夷陵区从1994年开始在全区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传染性肺结核病短程、不住院、隔日顿服、全程督导化疗(简称结核病控制项目).至2000年12月共发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424例,治疗2380例,使肺结核病患病率由1989年的833.9/10万下降到2000年的312.6/10万,达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现将该项目推广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魏雪明;覃胜 刊期: 2003- 04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铅的改进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微量铅是基层单位经常采用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1],该方法在调节佳pH值范围时操作繁琐、费时,且由于指示剂变色过程没有明显突跃,不易观察,难以准确控制佳的pH值范围。我们采用柠檬酸铵-氨水缓冲溶液直接控制溶液的pH值,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能节省大量的试剂和实验时间,降低实验成本,可实现大批量样品的同步分析。通过与国标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对比,获得了满意的......

    作者:石邦辉;孔祥生;康云华 刊期: 2003- 04

  • 毛细管区带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测定内毒素

    内毒素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由脂质(类脂A)、核心寡聚糖和O-特异性多糖组成,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在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2].为了对LPS的制备流程进行即时监控,我们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ZE–LIF)测定脆弱类杆菌提取液中LPS含量的新方法.本法LPS浓度在0.015~0.200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作者:荆照政;荆施展;任利成;肖志强;黄晓元 刊期: 2003- 04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

    牛奶中抗生素主要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和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四环素、链霉素等.目前,分析牛奶中抗生素主要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薄层扫描定量法和微生物法.HPLC法为目前常用理化监测抗生素方法,一般仅监测少数几种残留抗生素,如吡啶硫乙酰头孢菌素(cephapirin),且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易受干扰.薄层扫描定量法操作复杂、费时,且抗生素在薄层板上的荧光强度随放置时间延长......

    作者:刘波静 刊期: 2003- 04

  • 保健食品中五种性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保健食品中的性激素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问题,近年来已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确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保健食品中雌三醇、雌二醇、雌酮、睾酮和孕酮的分离测定.......

    作者:林春晓;王起恩;刘开钳;邰昌松;沈惠麒 刊期: 2003- 04

  • 紫外褪色光度法测定食品中还原型维生素C

    还原型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1],植物性食品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2].......

    作者:徐茂军 刊期: 2003- 04

  • 顶空色谱法测定水中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在工业上主要作为制造粘胶纤维、玻璃纸和四氯化碳的磺化剂,化工制造和加工中的加速剂及溶剂.二硫化碳是易挥发的液体,其气体是麻醉剂.急性中毒可引起谵妄,而后进入麻醉,直至意识丧失,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肝、肾病变.其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相关学者的密切关注.......

    作者:莫曦明;李月欢 刊期: 2003- 04

  • 进一步深入研究慢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

    就流行范围之广和罹患人数之多而言,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无疑是当前对我国危害严重的地方病.根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地氟病流行的县(市、旗)多达1306个,患氟斑牙人数约为4066万人,氟骨症患病人数约为260万人.地氟病的流行除因通过各种途径摄入体内的总氟量过高之外,还与机体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有关.我国地氟病病区低收入人群对氟化物的耐受力很低,要消除地氟病的危害,必须把减少氟的摄入和提高......

    作者:李广生 刊期: 2003- 04

  • 常备不懈,磨砺以须,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我国的发生与流行,把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建国50多年来的卫生工作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20世纪上半叶,旧中国疫病丛生,传染病恣行肆虐.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场以控制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各种传染病在1970年开始平稳下降,死亡率也相应减少.90年代我国传染病报告发生率稳定在200/10万以下,......

    作者:王声湧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