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部门: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2150/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50/R

邮发代号: 2-6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0.00

杂志荣誉 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Excel 2000在直线回归上的应用

    Excel具有直线回归功能,而且使用非常简单,只需键入实验数据即可得到直线方程和标准曲线.1.建立新的工作簿,在A1、B1、C1单元格内键入No、X、Y,然后在A2~A6列键入实验顺序号1、2、3、4、5,B2~B6列分别键入X值20、40、80、160、320,C2~C6列分别键入Y值200、396、712、1521、3450.......

    作者:张渊;薛慧;戴晓滨;张研 刊期: 2001- 03

  • 脑梗死社区康复及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对治疗脑梗塞和预防复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1.对象与方法:经CT或MRI明确诊断脑梗死36例,经住院治疗未能恢复肢体功能,其中33.3%为第2次发病.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3~72岁.11例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B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1~70岁.8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作者:李爱珍;张尚山;李惠萍 刊期: 2001- 03

  • DNA芯片(DNA chip)

    一种通过光刻技术或其他技术将DNA片段或基因集成在固体基底(玻璃或尼龙、硅片)表面而形成的阵列.通常1cm2的阵列可包含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个DNA片段,故也叫微阵列(microarray).它是分子生物学和微加工技术进步的产物.DNA芯片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涉及: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DNA(基因)序列测定、疾病机理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筛选、环境因素对机体的作用机理......

    作者:方福德 刊期: 2001- 03

  • 显性负突变(dominant negative mutation)

    在广义上,凡一对等位基因中因其中一个突变或丢失所致的另一个正常等位基因的功能活性丧失,都称为显性负突变.换言之,显性负突变即杂合的突变产生了纯合突变的效应.例如,在某些肿瘤中,抑癌基因p53的一个等位基因的失活导致另一个正常等位基因也失去活性.(本文编辑:邵隽一)......

    作者:方福德 刊期: 2001- 03

  • 生物技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21世纪展望

    20世纪50年代遗传密码的破译、70年代遗传工程技术的建立及80年代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明,无一不为预防医学的研究与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蛋白质组计划、环境基因组计划(EGP)、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分子克隆技术的成熟,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以及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建立,给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就生物技术对提高环境质量......

    作者:李君文;晁福寰;史秀全 刊期: 2001- 03

  • 第三讲如何确定抽样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

    选择研究样本除了要遵循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的原则外,还要保证有一定的样本数量.样本太小,不容易发现本应存在的差别;样本太大,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且不容易严格控制试验条件.所以,正确估计所需要的样本量,是任何研究设计应该慎重解决的问题.......

    作者:赵清波;徐勇勇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