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创刊于1953年10月1日,创刊时杂志名称为《中华卫生杂志》,1960年与《中华医学杂志》、《医学史与保健组织》合并,改名为《人民保健》;1978年11月25日复刊时更名为《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本刊是我国预防医学界的高级学术期刊,是学界中历史最悠久的公认的核心期刊。本刊编委会由全国著名的预防医学专家组成,审稿专家涉及预防医学及临床、基础 医学各个领域,他们均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造诣很高的专家教授,学风严谨、事业心强,是本刊特具权威性的保证。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卫生杂志;人民保健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2150/R
- 国内刊号:11-21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中华医学会华瑞杯编辑规范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2009-2014年浙江省哨点医院急性腹泻患者病原监测研究
郑书发;余斐;陈晓;崔大伟;杨先知;谢国良;王忆吟;余建兴;李中杰;陈瑜
关键词:腹泻, 病原, 监测, 流行规律
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门急诊急性腹泻患者的病原构成特征。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择杭州、湖州、宁波、衢州以及绍兴市的7家医院作为监测哨点,以其中的内科、儿科和感染科肠道门诊以及急诊的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记录患者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症状与体征等资料,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5g)进行8种细菌检测(包括霍乱弧菌、志贺菌、非伤寒沙门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和5种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扎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检测。结果2009—2014年,共采集并检测9364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腹泻病原阳性率为37.38%(3500例);单一细菌、单一病毒和多重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13.14%(1230例)、20.75%(1943例)和3.49%(327例)。单一细菌感染者中,副溶血弧菌阳性率较高,为5.96%(558例),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3.86%(361例);单一病毒感染者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10.73%(1005例)和8.35%(782例)。<15岁患者以单一病毒感染者为主,阳性率为32.69%(1014例),≥15岁患者以单一细菌感染者为主,阳性率为16.86%(1056例)。单一细菌感染者中以25~34岁者为主,阳性率为18.62%(302例);单一病毒感染者中以1~4岁者为主,阳性率为41.12%(435例);多重感染者中以1~4岁者为主,阳性率为7.37%(78例)。7—9月感染单一细菌者比例较高,12月至次年3月感染单一病毒者比例较高。2009—2014年,门急诊急性腹泻患者病原谱变化较小,均以轮状病毒[22.34%(782/3500)]、诺如病毒[28.71%(1005/3500)]、副溶血弧菌[15.92%(558/3500)]、致泻大肠埃希菌[10.31%(361/3500)]为主。结论浙江省2009—2014年门急诊急性腹泻患者常见病原均有检出,不同年龄患者病原谱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季节性流行规律明显,不同年份间主要病原构成差异较小。
友情链接